2010年1月5日 星期二

週期表課程教學記錄

這是以週期表歷史為主軸所設計出來的課程。某一天我在讀週期表發展的歷史的時候想到可以用這個角度來設計課程。於是就寫信和陳偉民老師討論,沒想到陳老師早已經設計好了一個教學模組。於是我就將陳老師的模組經過一些調整之後,加上一些輔助的教具,拿來用在今年八年級的普通班學生身上。
目前已經教學完畢,接著就是要做一些評量的工作來確定成效了。
首先是教具設計的部分,由於課程內容需要學生去思考週期表的排列,於是我就印製了週期表的卡片,然後護貝起來。因應此課程需要,大約用到30個元素。於是就印製了30張元素的卡片。上面有元素符號(沒有名稱,避免課程進行中,學生依賴記憶去解決問題,而非用思考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還有原子量、元素性質、常見化合物的化學式等等資料。
卡片如下圖:




以第一個活動:德培萊納的三元素組來說,就會先讓學生去找出相關的十二個元素(課程中把鈣鍶鋇這一組元素換成了鈹鎂鈣了)然後請學生觀察原子量的關係以及元素性質的關係。

第二個活動,是思考碘與碲的位置。因為這兩個元素的原子量是碘<碲,但是原子序卻是碘>碲。要請學生用不同的原則排出元素後,思考哪一種排法較合理。

第三個活動是排出砷、硒、溴的位置後,發現兩個週期表上的空格,進而知道必然存在有新的元素在那兩個空格中。除此之外,還可以簡單的預測一下這兩個元素的性質。這是根據門德列夫製作週期表的過程來設計的,事實上,也因為門德列夫正確的預測了鎵、鍺、鈧等元素的存在以及其性質,而讓門德列夫的週期表一夕成名。

第四個活動是發現了惰性氣體,並且讓學生發現惰性氣體的性質並不適合排列在1~7族中的任何一族。於是必須設計一個新的族來放。

這四個活動都是根據週期表發展以及元素發現的歷史來設計的。過程中希望學生能更深入的體會週期表的偉大,更能夠了解科學家的思考方式。而不是只是單純的將週期表背起來而已。

下圖是學生的作業:




最後是課程內容的影片記錄:

這裡放的是Veoh的版本。需要有Veoh player..如果您未安裝,那您的瀏覽器應該會引導您將player安裝完成。

Watch teaching periodic table in Educational & How-To  |  View More Free Videos Online at Veoh.com

這是另外一個版本,上傳的位置是Viemo,大家可以比較一下誰比較優喔。

periodic table from cheng.pong on Vimeo.

2 則留言:

orangeV 提到...

他們上課好認真!!探究週期表的課程原來可以這麼有學習性,受教了
(元素符號的小卡設計的很美)

Unknown 提到...

原來老師有來看...謝謝了...